【莒地熊出没】从朱元璋的大气与小气,谈谈莒县招商的大气与小气
| 招商动态 |2016-05-17
以下观点仅代表评论员观点,不代表莒县广播电视台及台官方微信的观点。欢迎朋友圈分享,禁止商业转载。
朋友杨玉清(就是过去在网上叫“流行饰品”的那个)在他的空间里写了一篇很有意思的小文,叫《朱元璋的大气与小气》。大意是讲朱元璋在成事前后,既有极大气的一面,也有极小气的一面。最后结论说“朱元璋的大气,助他打下了江山,朱元璋的小气,助他巩固了江山,使大明朝持续了二百七十六年。”
这一论断对错与否且不说,但必须承认的一点是,凡成大事者,必是能屈能伸之辈,决不会是一根筋走到底、撞死南墙也不回头的那种人。所以,像朱元璋,无论外在表现怎样,其骨子本质上是没变的,他只是在根据形势的变化来决定自己是该“大气”还是该“小气”,他的成功因素很多,但其性格的善变与多面绝对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
由此又联想到我们现在吆喝得很响抓得也很紧的招商工作。我们在招商工作中,不妨也要参考一下朱元璋的这类做法——该大气的时候要大气,该小气的时候要小气。这不是说要让我们善变,人前说人话鬼前说鬼话,不是的。熊某的意思是说,面对外商,我们应该既要讲原则,手段又要灵活。在大是大非的问题上,比如对环境污染、对周边发展大格局是否格格不入等等····这一类事关发展大计、生命安全的问题,我们一定要“小气”,必须立场坚定,决不松口。而对待另外的一些问题,例如帮助协调扶持政策,办理相关手续甚至是一些用工修路甚至周边建个绿化带等的无关大局的问题,我们就要适当的表现的大度一些,不要人家斤斤计较,毫厘必争的算计到骨头里,明着看好像是在维护地方权益大义凛然,实则显得小肚鸡肠境界不高,让人家外商怀疑是不是嫌送礼送少了?
雪后的工地(照片仅作插图用,与文章内容无关)
这个道理其实大家都懂,咱县里每年的招商手册、招商教材上应该没少提这些技巧吧。然则我们在实际操作中,仍有不到位的地方。前些年熊某曾与某乡镇的干部闲聊中得知,该地方一个不算小的投资项目,在各项手续基本完成的情况下最终泡了汤,而谈崩的原因居然是因为招工和修路等一些看似并不起眼的小事。当时听到这话熊某很无语,因为就在不久前县电视台的一个民生栏目组还接到观众举报,也是在这个乡镇,某个新建成的小工厂成天明目张胆的往农田里排废水,好好的庄稼地里一片黄白色,让当地群众忍无可忍。因为一点小事谈崩了个大项目,那既然有着如此“细致入微”的精神,这个祸害一方的小厂又是咋么建起来并如此张狂的呢?如此“放大抓小”,标准的丢西瓜捡芝麻(还捡了些烂芝麻)的做法,让人怀疑的不仅是这个镇相关官员的智商问题了。
总而言之,在招商的工作中,我们要准确判断出我们应表现的态度,在“大气”和“小气”中做出正确的选择。唯有如此,我们的招商引资工作才既能推动地方发展,又不会损坏群众利益,让好心真正办成好事。唯有如此,我们社会才会更加河蟹,安宁,人民的幸福指数才会提高。
招商中的“大气”与“小气”,体现着我们的招商人员的智慧和技巧,但在本质上,更体现着他们对这片土地的爱,与对发展的责任感······